熱新聞 2025-08-02

美軍升級魚叉飛彈劍指中國 台灣400枚岸防神盾戰力看漲

為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強的海軍實力,美國海軍近日啟動一項針對「魚叉」反艦飛彈的延壽與升級計畫,計畫為服役超過40年的魚叉飛彈換裝新型尋標頭,提升其在現代海戰中的精準打擊與抗電子干擾能力。此項措施不僅關乎美國自身戰力重整,也為同樣採用魚叉系統的台灣提供技術升級的參考方向。

 

根據《Naval News》報導,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(NAVAIR)已向軍工巨頭RTX公司發出升級需求,指定由旗下雷神公司開發並安裝新一代尋標頭。作為飛彈的核心組件,尋標頭扮演導引與目標識別的重要角色,其性能優劣直接影響命中率與對抗干擾的能力。

 

雷神公司近年來也持續為台灣生產魚叉飛彈,據估約已交付400枚用於陸基岸防系統。雖此次升級計畫主要針對美軍庫存,對台灣而言亦具有高度參考價值。特別是在加強抗干擾能力、多目標識別與維護作戰效能方面,未來台灣若有意提升魚叉飛彈性能,這條升級路徑將具體可行。

 

雖然美軍已逐步引進更新型「海軍打擊飛彈」(NSM)等先進系統,但來自烏克蘭戰場與中東戰區的經驗顯示,在長期衝突中,精準導引武器容易出現供應短缺。為避免戰時火力出現斷層,美軍正在重新評估現役武器系統的可用性與部署效能,將魚叉飛彈升級視為可快速部署且具成本效益的備援選項。

 

此外,美軍近期也重啟潛射型魚叉飛彈的部署作業,使該型武器重新納入潛艦作戰編制。這顯示即便為冷戰時期服役的系統,魚叉飛彈仍在當前美國軍事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。隨升級計畫展開,軍方預期魚叉將更具戰場延展性,提升印太多點部署的反艦火力密度。

 

美國此舉代表對既有武器系統進行戰略性重估與升級,以應對當前複雜的地緣安全局勢。對於同樣面臨海上威脅、並依賴魚叉飛彈作為防衛主力的台灣而言,此次升級動向提供一條可行的現代化強化參考路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