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新聞 2025-08-02

台灣無人機產業起飛 外媒撰文剖析

全球科技媒體《Wired》近日刊出一篇專文,聚焦台灣無人機產業的崛起與面臨挑戰。作者為加拿大資深國安與科技記者林恩(Justin Ling),今年5月赴台進行深度採訪,並於7月發表《台灣正全力研製無人機,避免為時已晚》一文,指出台灣正積極推動本土無人機量產計畫,力求在2028年前達成年產18萬架的目標,以因應可能的安全威脅。

 

文章引述國科會智庫「科技、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」政策分析師方怡然指出,台灣具備開發世界級無人機的技術能力,但仍面臨高成本與訂單不足等結構性困境。特別是在關鍵零組件方面,如平衡環、光學感測器與天線,中國大廠大疆仍具優勢,迫使許多國家必須依賴其供應。

 

為突破困局,台灣無人機業者積極尋求美方支持。美國目前推動「非紅供應鏈」政策與「藍色無人機倡議」,若台灣廠商能列入美國國防部的採購名單,將有機會獲得大規模訂單,進一步擴大產能、降低成本,建立經濟規模。

 

加拿大也正加速無人機產業發展。溫哥華台灣貿易中心主任邱仕敏表示,加拿大具研發與關鍵礦產優勢,台灣則擁有先進技術與製造實力,雙方在無人機供應鏈合作具高度互補性。他也提到,加拿大早前因使用中國大疆無人機遭美方限制,加深了對「非紅供應鏈」的重視。

 

無論在軍事防衛、邊境安全或民間應用,無人機的戰略價值日益顯著。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尋求定位的同時,也面臨轉型升級與深化國際合作的雙重挑戰。